往复泵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往复泵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【新闻】杨志刚生命中时隔47年的两场追悼会

发布时间:2020-10-15 04:38:24 阅读: 来源:往复泵厂家

早前报道:杨骅倒下前的24小时

1971年冬月的一天,在忠县三汇区红星公社仁和大队,一场追悼会正在这里举行,上千人挥泪为一位共产党员送行。22岁的杨志刚为父亲写下悼词:“挥泪继承先辈志,誓将遗愿化宏图”,这也是他对父亲的承诺。

2018年8月的一天,在忠县殡仪馆,另一场追悼会正在这里举行。“英灵永在天地间,美德常于人世里”的挽联格外醒目,上千人挥泪为另一位共产党员送行。69岁的杨志刚静默地站着,忍着眼泪。

杨志刚生命中的这两场追悼会,一次送走了父亲,一次送走了儿子。

他说,他像自己的父亲杨天奇,而儿子杨骅像他。

杨志刚回到了曾工作的地方。

无人知是县长儿

关于杨骅的新闻,总是挑动着忠县金鸡镇蜂水村村支书彭涛的神经。

去年3月,杨骅作为忠县安监局帮扶集团驻村干部驻扎蜂水村,了解到彭涛风风火火的做事风格后,便开玩笑称她为“涛哥”。

彭涛还记得两人最后碰面是今年7月初。因工作出色,杨骅调往同镇的傅坝村任第一书记。彭涛有些不舍,让他有空回蜂水村看看,对方还满脸笑容地回应着:“一定一定。”

杨骅生前工作的地方——忠县金鸡镇傅坝村服务中心。

40多天后,彭涛便收到了杨骅去世的噩耗。平日里强硬的她眼泪硬是没包住:“那么热心肠的一个人,怎么说没就没了呢……”

几天后,她在微信群里看到了杨骅父母前去傅坝村收拾杨骅遗物的图片,这才发现,那个常常钻丛林、攀悬崖的老实人,竟是老县长杨志刚的儿子。

关于“县长儿子”的身份,不仅彭涛吃惊,蜂水村、傅坝村的村民也吃惊,就连共事6年的安监局同事们都鲜有人知。

忠县安监局局长岳忠华说,杨骅为人低调、质朴,年近50岁还是办公室副主任,从没因为职务晋升找过组织。作为老县长,杨志刚也从没为儿子在这方面说人情、打招呼。

父子俩的交流,谈得最多的就是扶贫,还有平日的问候与叮嘱,却没有任何关于提拔、待遇方面的话题。

“办公室工作做得不错,扶贫工作更锻炼人,是金子总会发光。”

“这些教训很深刻,下乡工作要严守党纪国法。”

“听组织安排,离开蜂水,不搞任何形式的欢送,去傅坝也不搞任何形式的迎接。”

“在已经有公路的前提下,主要是发展生产,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!”

……

杨骅与父亲杨志刚的聊天记录。

微信里这些杨志刚的叮咛嘱咐,曾带给杨骅无尽的力量,现在却成了杨志刚思念儿子的慰藉。

如今,杨志刚依然坚持给杨骅的手机充电、缴话费,夜深人静时,他时常翻阅着这些聊天记录:“没感觉他走了,总是感觉他还在下乡,还在扶贫,还在工作……”看着看着,就湿了眼眶。

相隔47年的两场追悼会

8月23日,重庆市忠县殡仪馆,天空阴沉沉的,一场雨悬在每个人的心头,杨骅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。

“英灵永在天地间,美德常于人世里……”听着悼词,杨志刚想起了47年前的那场追悼会。也是和现在一样,来了上千人,满是嚎啕哭声。

只是现在的他,不再失态痛哭,沉默着咬紧了牙。

“1971年冬月初五这天,他照常在工地上忙碌了一整天,晚上还要召开生产队长会议,研究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。会议一结束,他就吐血不止,昏倒在会场上……”2007年7月8日,杨志刚写了这篇日记——《回忆我的父亲》,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了父亲杨天奇的生平。

爷爷杨天奇曾带头修的中寨村水库。

杨骅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中寨村,这是爷爷杨天奇曾工作过的地方,72岁的村医陈宗恕十分惋惜:“杨骅完全是受家中长辈的影响,他爷爷也是一名老党员,病倒在了工作一线上。”

说起杨家,陈宗恕拉着记者打开记忆的匣门。他还记得,杨天奇有肺结核,但工作依旧很拼命,经常随身带两瓶药。没带药时,就用锄头把水搅浑,捧两捧泥水喝,以“偏方”缓解症状。

其实,杨天奇的肺结核并不是天生的。他曾服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,复员后,担任忠县二铁厂采矿车间党支部书记,和工人一起在矿山上背矿石,病就是在这时患上的。

乡村医生陈宗恕在中寨村水库前讲述杨骅的爷爷杨天奇的故事。

1971年,全国兴修水利。杨天奇任水库的总指挥,每天点灯吃饭,煞白上坡,中午不吃饭,晚上大突击。连轴转的生活,杨天奇终于不胜重负倒下。临终时,他还不忘交待另一位村干部,一定要把水库修完工。

“百姓的眼泪很金贵”,他把热血洒向这片土壤,百姓就把泪水铺成一条路,为他送行。当年,全村1000多人参加了杨天奇的追悼会。

杨志刚在《回忆父亲》描写了当时的追悼会:“全场阵阵哭声,那悲壮场面至今我都没有忘记。”

杨志刚写下的日记《我的父亲》。

没有忠孝 谈何家风

“挥泪继承先辈志,誓将遗愿化宏图。”这是杨志刚为父亲写下的悼词,他记忆犹新。

儿子去世两个月后,杨志刚接受了女儿的建议,到自己最初工作的任家镇看看。刚到,村民们就立刻围拢了来,“杨书记杨书记”地叫个不停。

那是杨骅去世一个多月后,杨志刚第一次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
忠县任家镇,当地人围拢在杨志刚周围。

有村民说,知道他是从副县长位置上退休的,但叫惯了“书记”,改不了口,也不想改。

40年前,29岁的杨志刚来到任家公社担任党委书记。当时的他年轻、闯劲足、干劲更足,被称作“崽儿书记”。

提经济,他带领村民引进良种玉米水稻,种植青麻、大头菜、建果园茶园,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,提升土地效益;

搞交通,他主持修建忠丰公路、5公里义兴到任家的公路、5公里任家渡口到任家镇的公路,解决出行与产业运输问题;

系民生,为解决人多地少问题,杨志刚为仅有313人的任家村三队200多人进行农转非,为孤儿任华中等人送衣物、谋出路,有个稳定的家……

说起杨志刚的故事,即使过去了40年,村民们仍记忆犹新。

而后,杨志刚在新生、白石、拔山、忠县农业机械管理局等乡镇部门工作,直到1998年担任忠县副县长。

村民们有困难找杨志刚,他总会想办法扶一把。但对于自家的人,他的态度则是“自己闯。”

杨骅的妻子从国企下岗后,就在一个车站作检票员,月收入不到2000元。“起初,看到他们有两个娃娃要养,有动过心思帮她谋一份工作,后来觉得不恰当,下岗工人那么多,都找关系的话,那还了得,社会影响不好。”杨志刚立马就断了心思。

95岁的刘光珍,宠晚辈,最宠大孙子杨骅。杨骅去世后的两天,杨家人担心她的身体,一直有意瞒着。后来,实在是瞒不住了,告诉了她实情。

杨骅的奶奶刘光珍总是会想起大孙子。

老人看着躺在冰棺里的大孙子,当场瘫坐在地上,两小时后才缓过气来,拉着孙媳妇的手说:“你要坚强,孙儿是为公家走的,光荣!”这一刻,不知道老人是否也想起自己47年前同样是为公家走的丈夫。

父亲去世得早,杨志刚早早地成了家里的“顶梁柱”,“忠孝、友善、勤劳、朴实”是他从父辈那里学到的品德,也是他定下的家训。

“没有忠孝,谈何家风。”谈及为何将忠孝放在首位,他语言铿锵有力。“忠,就是终于党,忠于国家,忠于人民,忠于自己的事业。”

杨志刚说,他母亲、他老伴、他的子女都是党员,能构成一个支部了,即便儿子杨骅去世了,儿子帮扶困难群众的遗愿,家人也会尽力帮他完成。

而脱贫攻坚路上,也不止一个“杨骅”在战斗。明日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第三篇,敬请关注。

华龙网记者 周晓雪 余春兰/文 石涛 谢鹏/摄影 部分为资料图片

(特别鸣谢忠县县委宣传部)

北京治青少年白癜风医院哪家好

郑州治疗牛皮鲜医院

东莞治疗银屑病医院

郑州治疗癫痫的医院